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 “专精特新”发展的意见
- 作者:
- 安徽新天源建设咨询有限公司
- 最后修订:
- 2020-06-24 16:27:25
摘要:
各市、县人民政府,省政府各部门、各直属机构:
中小企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,在促进经济增长、推动创新、增加税收、扩大就业、改善民生等方面作用举足轻重。加快中小企业发展,是建设制造强省、发展实体经济、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支撑。为贯彻中央及省委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,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支持,现就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“专精特新”发展提出如下意见。
一、总体要求
(一)指导思想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深入实施《中国制造2020年,“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”达10亿元以上“行业小巨人”1000户,并认定“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”3000台。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断提高,创新带动作用不断增强。
(三)强化载体建设。依托工业园区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专业镇等载体,提升中小企业“专精特新”“块状”发展水平。大力推进合肥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。鼓励小微企业创业基地(园区)建设标准化多层厂房,降低政府投资建设的工业标准化厂房租金。每年培育认定1家融资服务机构、1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工业设计中心、1个专业协会“五个一”公共服务体系。
(四)提升质量品牌。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,积极采用卓越绩效、六西格玛、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,提高产品质量。推进企业对标生产,支持企业主导制定行业标准、国家标准、国际标准。深入实施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“三品”行动和安徽工业精品培育提升行动,引导企业大力发展智能、环保、健康产品,每年培育认定省级新产品50个。推动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,建设商标品牌公共服务平台,支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创建驰名商标、省名牌产品,申报中华老字号、安徽老字号,开展境内外商标、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的注册和维权。
(五)完善服务体系。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,建立覆盖全省的网络化、智慧化企业服务平台。推进服务平台专业化、品牌化建设,建立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,重点培育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80个。
(七)促进协作配套。鼓励大型制造企业、互联网企业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放或合作共建制造业创新平台,为中小企业提供高端装备使用、原型设计开发、生产工艺咨询、产业链配套等服务。鼓励“龙头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大型展会。认真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,通过预留采购份额、实行评审优惠、鼓励联合体投标和分包等措施,提高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能力。
(八)提高管理水平。加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,依托国内知名高校、科研院所、行业协会商会等开展精准化的理论、政策、科技、管理和法规培训,全面增强中小企业高管发现机会、整合资源、创造价值、回馈社会的能力。每年评选全省制造业优秀企业家1000人次,组织一批“专精特新”领军企业家赴德国、日本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,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、市场开拓精神、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。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完善法人治理结构。提升技工队伍素质,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技工队伍,广泛开展职工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,每两年评选100名安徽省技能大奖获得者、50万元。对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的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每户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、3年期及以上业务,按照融资规模500万元。设立并运营省中小企业(专精特新)发展基金,主要投向“专精特新”等优质中小企业。各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,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。
(三)优化金融服务。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,大力推广“税融通”、续贷过桥资金及新型政银担业务等金融创新产品。开展应收账款融资,推动供应链核心企业主动确认中小企业应收账款,扩大应收账款融资规模。建立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库,定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推介。每年推动2018年30日
1
各市要结合实际制定“地方版”和“加强版”政策措施。 | 各市人民政府 |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 | 8月2 | 指导各市开展市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培育,每年培育入库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500户左右。 |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| 各市人民政府、省财政厅等 | 每年年底前 | ||||||
30个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。 |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|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、团省委等 | 每年年底前 | ||||||||||
200家,完善政策咨询、创业创新、知识产权、投资融资、人才培训、市场研发、财务指导、信息化服务等各类服务功能。 |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| 省财政厅等 | 5 | 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技工队伍,每两年评选100名安徽省技能大奖获得者、6 | 设立并运营省中小企业(专精特新)发展基金。 | 省投资集团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| 省政府金融办、省财政厅、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等 | 7 | 每年推动8 | 建立和完善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运行监测体系,加大对中小企业“专精特新”发展推进工作的督促检查。 |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| 省统计局等 | <span "="" style=";padding: 0px;list-style: none;font-size: 16px">2020年年底前 |